商品别名 |
黄金检测,黄金首饰鉴定检测,黄金珠宝检测,贵金属黄金检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黄金做成首饰成品后,就会有了如题而言的价格差异。
这主要是取决于工艺、设计、品牌和一些其他的价值决定的。
黄金首饰价格=黄金金价+加工工艺价值+设计美学价值+珠宝品牌价值+其他价值。
而加工、设计、品牌这些是对黄金是否变色没有任何用处的。
金饰品的检验
1.标识
首饰印记应含厂家代号、贵金属材料名称及含量。
2.外观质量
主要是首饰的整体造型、加工质量等具体的工艺质量的检验。
3.首饰重量
金饰品是按重量和加工费来计算价格的,饰品的重量是重要指标之一,按照标准规定饰品重量的计量单位是克,金饰品的单件的允差为0.01g。
4.金含量
首饰中的金含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金含量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根据检测过程中首饰是否遭到破坏,又可分为无损检测法和有损检测法,在首饰质量监督部门的日常检验一般以无损检测法为主,密度法结合X荧光光谱法、电子探针等大型仪器分析。市场监督抽查以有损检测为主,火试金法是目前我国测定首饰中金含量的国家检测方法。
(五)金的物理性质
光泽 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正黄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黄色,70%左右;黄色略带灰色,50%左右。
密度 19.32g/cm3
硬度 摩氏硬度2.5,与人的指甲相近。
很多骗子向老年人兜售假的银元宝、金条,无论是造型还是包浆甚至上面的文字都与真品相差甚远。如果有一定的文物鉴定知识,了解古代和近代的金条、银锭的形态,就不可能上当。对于出土文物来说,“铜变绿,银变黑,黄金永远不变色”。哪怕在地下埋了千年,只要是含金纯度较高的物品,都不会有任何锈蚀,某些情况下出土金饰可能带有一点暖红色调,但也只是表面的极薄一层,若隐若现。而铜的锈色不仅是绿,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会有各种颜色。常见的就有红、绿、蓝、紫、白、黑等色。如果某个金饰放了几年之后表面发黑,就有可能是假的。但是需要注意,铜镀金的饰品是不会发黑的,除非表面镀金层磨损了。对于古代的金条、民国的金条,上面的文字一定要符合该时代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民国或者民国之前的金条,其收藏交易价值要其所含黄金的价值。银锭也是如此。此外如果饰品上有宝石,通过对宝石的鉴定也可以侧面印证黄金的真假。很多近年来的金饰品上面会打印品牌标志、纯度,观察这些也能给我们一定的有用信息。一般足金饰品打印“24K”或“足金”,其他纯度的打印14K、18K等字样。925银饰品一般打印925,或925S。铂金一般是Pt950或Pt900.需要注意,如果出现了F字样,一般指的是Filled,即镀金或镀银。年代稍久的金银饰品,金匠自己手工打制的饰品,有时候不一定有纯度标记,但这并不说明它们是假的。
怎样选购K金系列首饰
1. K金分为黄色K金、红色K金、白色K金、彩色K金,在中国市场流行三种K金。
2. K金按其含量分为22K、18K、14K等,并要有厂家印记,须仔细辩认。
黄金饰品成色的准确鉴别常用方法有两种:
(1) 试金石法:选择质地细腻的黑色试金石,用含金量不等的标准试金片(对)在试金石 上划出痕迹,再将所要鉴定的金饰样品在同一试金石上划痕,滴上浓硝酸去掉杂质,找出留 在试金石上的痕迹与所划的试金片痕迹对比,找出与饰品样品一样的色度, 对照样品金的标准度,即为所要测定金饰样品的准确含金量。
(2) 化学法:又称试剂点试法。黄金不溶于单的硝酸、硫酸和盐酸之中,而银、铜等成分 均能与硝酸起化学反应而被溶解。取金饰样品。将硝酸点在某一部位,如是黄金则不会变色 ,如是银制品,则会生成氧化银而变黑;如是铜制品,生成二价铜盐而冒绿色泡沫。对含金 量在95%以上的金饰品,用硝酸点试,表面变化很小。
参见:
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
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一斤”,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那时候的一两也不是现在的一两,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其实是15.625克左右。金饼的铸造,一块刚好要差不多是一斤,即一金,才行。
韩信赐给漂母一千金,其实就是给了她一千块金饼。这里不能解释成给了人家一千斤铜,太丢人,拿不出手的。同样的,商鞅搞徙木立信,一开始规定的是“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也是给十块金饼,后来没人敢搬,就又说“能徙者予五十金”,价钱提高到了五十块金饼。这时候有人出来搬了,就真给了。
你要敢在城门边上瞎咋呼,说一金其实是15g铜,看商鞅不砸死你!
当然,有的地方,是把一镒黄金唤作“一金”的,这一镒是二十两,比“一斤”要多一丁点。铸造的时候,也是做成类似的形状。
东汉以后社会上就不大用金子了,所以我们看东汉以后的记录,如果赏赐的是金子,一般都会很明确地告诉你“赏金千两”,一定有单位。但“十万钱”里的“钱”,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了,这得益于的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再看“米贵,一斛万钱”,“首饰值七十万钱”。一钱,等于一文,就是一枚铜钱的意思。
一千文(钱)是一贯,或者说是一吊、一缗。元代之后,银子流行,相互之间当然可以兑换。一吊钱约等于一两银子,因此说,“郎吏冯球,家富,为妻买一玉钗,奇巧,直七十万钱”,这玉钗的价格七十万,乍一看令人吃惊,但其实也就700两银子。
一两黄金和一两白银兑换,有时候能换四五两,有时候能兑十多两,非要估算,大约是十两白银等于一两黄金。李自成想抓崇祯,悬赏封万户侯,首告者赏金千两,这后头就带着计量单位,如果不带计量单位,那就是银子,这个一会儿会说到。李自成的悬赏很明确是金子,不是银子,更不是铜钱,他再抠逼,为了抓皇帝,也不至于赏给人家一千两的铜片子。同样在清朝也是,如果说“一金”,不带单位,就是一两白银,如果带单位,说“一两黄金”,那就是黄金。如清代对部落的赏赐,“月赏金五十两,银二百两”,很明确一定不是铜。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