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巨匠——徐悲鸿字画收藏趋势
商品别名 |
徐悲鸿字画,徐悲鸿字画作品赏析,徐悲鸿字画风格,徐悲鸿字画收藏 |
面向地区 |
|
产地 |
徐悲鸿字画收藏 |
材质 |
徐悲鸿字画收藏 |
风格 |
徐悲鸿字画收藏 |
适用送礼场所 |
徐悲鸿字画收藏 |
制作方法 |
徐悲鸿字画收藏 |
徐悲鸿(1895年-1953年),的美术教育家。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做的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生平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以“盛产”文人、才子著称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其父徐达章是当地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徐悲鸿自幼随父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17岁的徐悲鸿已是宜兴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图画教师。
1916年,徐悲鸿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暑期应聘到明智大学作画,结识了学者康有为、王国维等人。翌年5月,徐悲鸿拿到了明智大学的一笔稿费,赴日本学习美术,年底回国。这年12月,徐悲鸿北上,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接受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在美术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当时他就明确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1919年3月,徐悲鸿怀着向西方学习科学和民主、以复兴中国美术为己任的决心,从上海乘船赴法国留学。徐悲鸿到达巴黎,随后考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弗拉孟、高尔蒙为师。1920年冬,经法国大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拜C·柯罗的学生、法国国家画会达仰为师。1921年夏,赴德国访问柏林美术学院,并先后去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美术遗址,悉心观摩和研究历代艺术杰作,并临摹E.德拉克洛瓦、P.-P.普吕东、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历经8年苦读,通过对欧洲艺术如饥似渴的吮吸,取得了的艺术造诣。
1927年春归国后,徐悲鸿奋力投身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当中,受田汉之邀,出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教学与创作中,提倡写实主义,抨击形式主义。1929年9月,由蔡元培推荐,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的,反对保守主义,曾亲自拜访并聘请画家齐白石出任该院教授。1930年完成油画《田横五百士》,翌年完成中国画《九方皋》,1933年完成油画《徯我后》,开中国历史画一代新风。
作品赏析
一《九州无事乐耕耘》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1951年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闻讯欣喜万分﹐抱病为郭沫若绘制了这件150×250cm的宏幅巨制。此画一方面是徐悲鸿对郭沫若获此殊荣的庆贺﹐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和平的渴望。这件作品完成后﹐徐悲鸿便立刻送给了郭沫若﹐此后曾藏于郭沫若纪念馆﹐后流入民间﹐属于国家文物徐悲鸿以“九州无事乐耕耘”为此巨作的题目﹐并送给郭沫若﹐有一番巧妙的用意﹕郭﹑徐二人亦是“儒臣”﹐却都有著一颗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侠客之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巴人汲水图》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幅真实记录民众生存景象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原作共有两幅﹐幅《巴人汲水图》﹐徐悲鸿后来补题“静文爱妻保存”﹐现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第二幅《巴人汲水图》是由于徐悲鸿在重庆期间创作了幅《巴人汲水图》,并举办画展﹐当时的印度驻华公使看上这幅画﹐希望重金购得。
三《九方皋》
徐悲鸿在创作《九方皋》时﹐丝毫未局限于歷史传说﹐画面上既没有出现秦穆公﹐也未出现伯乐﹐而是著重刻划了九方皋这位见识高明﹑气度豁达﹑心明眼亮的相马老叟﹐胸有成竹地端相一匹黑色的骏马﹐并用他背后不懂装懂的小丑来陪衬九方皋的沉著镇定。《九方皋》上没有出现皇帝老爷﹐九方皋成为画面的中心﹐他看到这匹骏马内心喜悦﹐但不露声色﹐因为见识广﹐不可能大惊小怪。而这匹骏马英姿勃勃﹐特别是那只发光的眼睛﹐正和九方皋的表情相反﹐因为遇到知己而愕然跃喜﹐这是用人格化的手法﹐实际上反映著徐悲鸿自己的心情。徐悲鸿画的马从来没有笼头﹐但这匹黑马是带著缰绳的。他说它遇到了知己﹐就甘心效劳。人马相互默契配合﹐生气盎然。该作品一方面具有为千古人才嘆息的主题思想﹐又拥有广泛的人物与骏马的写实素材﹐构图巧妙﹐色旨调和﹐刻画精研确是徐悲鸿炉火纯青之作。
四《奔马图》
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五《负伤之狮》
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绘画风格
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1920年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是他篇论述中国画改良的重要著作。文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主张,提倡写实,反对抄袭,并提出“改之方法:学习、物质(绘画工具)、破除派别。”
1929年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明确倡导现实主义,反对P.塞尚、H.马蒂斯等人的艺术,又认为“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
1932年著《画范·序》,提出“新七法”:①位置得宜,②比例准确,③黑白分明,④动作或姿态天然,⑤轻重和谐,⑥性格毕现,⑦传神阿堵。并指出:“苟有以艺立身之士,吾唯以诚意请彼追寻造化,人固不足师也。”
1942年发表《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一文,论及艺术的美与艺术家的修养:“夫人之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此不必艺术家为然也。唯艺术家为必需如此,故古今中外之艺术家,或穷造化之奇,或探人生究竟,别有会心,便产杰作”,“艺术家应更求广博之知识,以美备其本业,高尚其志趣与澄清其品格”。
1947年先后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重申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模仿古人,指出:“艺术家应与科学家同样有求真的精神”,“若此时再不振奋,起而师法造化,寻求真理,……艺术必亡。”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又强调了艺术家的追求真理、探究人生,见出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他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的贡献。
藏品交流热线:
查看全部介绍